關于bim工程師報考條件bim工程師報考條件怎么考
相約崇儒 守護經典
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與經典同行,和圣賢為伍,啟迪大腦潛能,提升綜合素養,從小培養孩子的大仁大愛,大德大能,潤育生命,智慧人生!!
四書會背么?能用篆書默寫《說文解字》540部首表么?如果你滿足其中一項,恭喜你!有底氣申請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了。
萬眾期待的中國最牛高校之一的清華大學自主招生政策出臺了,這份招生簡章延續2015年風格,盡顯中國第一牛校風采。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“人文科學實驗班”的申請條件:能背誦《三字經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笠翁對韻》、《龍文鞭影》;能背誦“四書”(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),以及《周易》、《詩經》中的一種!
記者在清華大學自主招生簡章中看到,招收對象及申請條件里有類學生叫——突出才能類,特征是:在語言、邏輯、智力、記憶、國學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賦或才能。
而在“人文科學實驗班”申請條件里,對國學方面的特殊才能要求更加細致:人文科學實驗班(經學)專業,需要考生熱愛中國文化,品行端正,以學習與研究儒家經典為終身職志;受過較系統的蒙學教育,能背誦《三字經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笠翁對韻》、《龍文鞭影》;有較好的經學基礎,能背誦“四書”(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),以及《周易》、《詩經》中的一種;有初步的文字學基礎,學習過《說文解字》,能用篆書默寫540部首,能簡單講解“六書”。
而另外一個專業“人文科學實驗班(出土文獻)”的申請條件則是,熱愛中國歷史文化,愿意從事甲骨、金文、簡帛等出土文獻的整理、研究和保護事業;熟悉中國古代文史典籍,閱讀過《史記》、《左傳》及其他先秦文獻;對古文字有濃厚興趣,閱讀過《說文解字》,了解小篆及甲骨文、金文、簡帛等。
據新華社電“在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材中,國學篇目所占比重約增至35%。”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2014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上向記者透露,該社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發生變化,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材已送教育部審批,如獲通過,這批教材將于明年9月開學進入學校課堂。
王旭明介紹說,去年9月該社啟動了對使用了11年的這套《語文》教科書的修訂工作,將課文中古詩文所占比重由過去的約占25%提高至35%,以讓學生們接觸到更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。
記者采訪發現,在修訂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迎來更多的國學經典內容,或將成為趨勢。此前,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,從明年9月起,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《語文》中古詩詞將增加到22篇,整個小學階段不少于100篇。
然而中華傳統文化典籍卷帙浩繁,哪些傳統文化和國學文章能進入中小學教材呢?王旭明說,在遴選國學經典篇目中應根據時代變化,秉持揚棄原則,優選最具時代價值和文化意義的篇目。
面對大量國學內容進教材,是否會加大教材難度、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社會疑問,王旭明告訴記者,新增的國學內容不僅有古文、古詩,也有謎語、對聯等淺顯的內容。此外,該社在編寫教材中不光做加法,也刪減了部分內容,做到有增有減。
2015-06-15 北京晚報報道,中國傳統文化近幾年越來越受關注,各校紛紛在課程中增加了與“國學”有關的元素,而全國的“國學教師”有多達百萬的缺口。為改變這一狀況,明年教育部的高校專業設置中將首次增設“國學教育本科專業”。
教育部“十二五”規劃課題《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》課題組執行主任張健介紹說,目前國家提倡的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”至少應該包括國學經典、傳統藝術和民俗文化三部分。但一些學校認為,學學《弟子規》、背背《論語》就是國學教育了,忽視了傳統文化中經典、藝術、民俗的相互關聯性和整體性,沒有從各年齡段的差異性去構建完整的中小學傳統文化課堂。另一方面,想找到各領域文化融會貫通的國學教師也是個難題。教國學的老師應該精通儒釋道兵醫藝多個門類的文化,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。但目前,并沒有哪所高校專門培養“國學人才”,甚至沒有“國學專業”。
據悉,從明年開始,教育部將在高校本科專業增設“國學專業”,目前東北師大、北京聯合大學等高校已經在考慮招收“國學專業”學生。
據了解,至2015年5月末,國家以及教育部的傳統文化相關課題組已完成了幼兒園、小學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學、成人教育(全國領導干部國學教育系列教材)、海外漢文化教育近700冊傳統文化標準化教材研發工作。其中,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又根據全國各省/直轄市的地域文化的不同樣貌,分別編寫了全國26個省/市的“國學與地區文化”相融合的地區版專用教材,并首次提出了中小學階段的傳統文化教育目標是“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”。目前,北京的通州區和大興區也在使用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。教材試點工作將于今年完成,之后該套教材將申報國家級教材,通過驗收后將向全國推廣。
啥是四書?
小編告訴你:四書是《大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《中庸》的合稱。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取《禮記》中的《中庸》《大學》兩篇文章單獨成書,與紀錄孔子言行的《論語》、記錄孟軻言行的《孟子》合為“四書”。 其中的論語最為廣為人知,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。
另外,自古就有四書為五經之階梯的說法。古代讀書人有讀《大學》定期其規模,次讀《論語》定其根本,次讀《孟子》以定其發越,后讀《中庸》以求圣賢之微妙處的四書之讀法,以及通《四書》而后讀五經的說法。
四書的作者包括孔子、子思、孟子、程子、朱熹等,其編撰時間間隔達一千八百年。宋元以后,《大學》《中庸》成為學校官定教科書和科舉考試必讀書,對古代漢族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。
它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,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。其在漢族思想史上產生過深遠的影響。至今讀來,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啟迪價值,堪稱是源遠流長的漢族文化精華。
啥是《說文解字》540部首?
《說文解字》,簡稱《說文》。作者是東漢的經學家、文字學家許慎。文字是漢族文化重要的根基,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不通文字就談不上是一名真正的讀書人。
章黃學派創始人黃侃先生,有句名言:“八部之外皆狗屁”。他極為推崇的八部書中,就有《說文解字》。可見《說文解字》的重要性和讀書的基礎性。
許慎根據文字的形體,創立540個部首,將9353字分別歸入540部。540部又據形系聯歸并為14大類。掌握540個部首無疑是提綱挈領。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中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——六書。
“漢文字的一切規律,全部表現在小篆形體之中,這是自繪畫文字進而為甲文金文以后的最后階段,它總結了漢字發展的全部趨向,全部規律,也體現了漢字結構的全部精神。”
轉自“每天學漢字”
與人玫瑰,手有余香,感恩您的每一次分享!
推薦閱讀
讀經十幾年,惟生為什么沒有方向
再談讀經解不解
王財貴先生對《教育家》雜志讀經后續討論的回應
略舉純讀經教育的問題
對體制教育還抱有幻想,這是糊涂的
關于學生業余讀經的建議:
關于基礎教育的作用
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讀經教育
齊謙書院地址:
1、(8歲以上學生)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葉茂臺鎮當石山村
2、(8歲以下學生)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白山路164號麒麟閣(原靚馬新村)14門。
公眾平臺:齊謙書院
微信號:dujingjiaoyu
孟老師: 13840067396
免責聲明: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,如有侵犯你的版權。 請來信指出,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!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。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hxzws.com/bim/36260.html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