巖土工程師土木案例,巖土工程典型案例述評pdf
中鐵八局海外分公司科盧韋齊項目部見習生王振杰測量日記
2017年3月10日
今天,接到通知,我將趕往剛果(金)的布桑加,計劃在布桑加營地待一個月左右,配合水電站進行輸電線路放樣工作。
由于在科盧韋齊項目工程部見習還不足一年,之前并沒有用過GPS測量儀,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。于是,我把測量儀翻出來學習研究了一番,并把相關數據標注在了圖紙上。因為要測量的線路是輸電線路,放樣點的位置是在山頂附近,所以測量隊必須得從一座山的山腳爬到山頂,再下山爬上另一座山的山頂,如此循環往復,直到將所有點位測量完畢。這里是原始森林,所以山是沒有路的,在這樣的環境中穿梭,難免會遇到些毒蛇,毒蜘蛛之類的東西。帶著忐忑的心情,出發前一晚,我有些失眠。
2017年3月11日
早飯后,我們坐上了去布桑加營地的汽車。布桑加營地距離現在駐扎的營地有120公里。在國內,也就是不出兩小時的車程,不過我們卻花了近七個小時。
測量隊長說,今天舟車勞頓,大家好好休息,明日進山!
2017年3月12日
出發了,水電站輸電線路的放樣工作正式拉開序幕。
我所在的小分隊,有5名中國人和10名當地人。我們帶上提前打包好的測量儀器、干糧、登山棍、砍刀、斧頭,一路向山里挺進。我們來到一座山頂,選了一處空曠的地方架好儀器,找到之前預埋的基準點校核完畢后,便開始往叢林深處走去。值得慶幸的是,利用GPS放樣較為便捷,只要輸入目標點的坐標后,就會顯示出方位與距離,只要拿著指南針找對方向一直前進就可以了。原理雖簡單,如果在平坦區域放樣的話那簡直易如反掌,但是在原始叢林進行測量,那情況就不太一樣了。
萬事開頭難,我們找第一個點花了很長時間,輸入坐標后,儀器顯示向南移動500米。可當時大家的位置就在山頂上,向南500米,是在這座山上,還是在對面的山上,亦或者在這座山的山腳?帶著各種疑問,我們環顧四周,幾乎沒有路,于是我們打算去另一邊山腳看看,經過反反復復的迂回、搜尋,最終精準定位在山頂直接往南下山的區域,點位就在這座山的半山腰,真可謂是“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”啊。
2017年3月13日
找到了第一個點位,之后的工作也順利了許多,只是路不太好走,容易迷路。于是我們列成一隊,一邊攀爬陡峭的山坡,掄著開山斧穿過3米多高的蘆葦叢;一邊沿路做著標記,完成了一個接一個點位的測量。
2017年3月21日
近期恰逢布桑加的雨季,天氣陰晴不定,說變就變,有時早上起來晴空萬里,但到下午可能就會有一場暴雨來襲。我們測量的這十天,淋過幾次雨,有的同事還因為淋雨發燒患上了瘧疾,但縱有這般困難,我們還是堅持把任務圓滿完成。
工作生活中難免會有困難,但工程人生來就是解決困難的。困難中常常蘊含著美麗,每天睜眼就是熱帶雨林,行走在密林里,你會發現各種形狀的野果,各種瑰麗卻叫不出名字的叢林植物……看看這些,幡然開悟,原來我到了神奇的非洲。(王振杰)
作者介紹:
王振杰
畢業學校:西南交通大學
所學專業:土木工程
現任海外分公司科盧韋齊項目部見習生,曾榮獲西南交通大學第十五屆土木科技月隧道組三等獎;第十六屆土木科技月隧道組三等獎,巖土組二等獎。
如何分享精彩內容
點擊右上角 → →
免責聲明: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,如有侵犯你的版權。 請來信指出,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!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。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hxzws.com/yantu/34595.html
發表評論